1.200分急求一篇新闻策划!急!急~

2.最近有什么重大事实新闻

3.「观察」就这样把低油价征服

油价最新分析_油价新闻最新消息人民日报

当地时间23日上午,沙特西部一处重要石油设施遭遇也门胡塞武装袭击,这也是近期沙特石油设施第二次遭遇袭击,不仅助推国际油价一度达到三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也使原本有所缓和的也门局势再度紧张。

遭遇袭击的石油设施位于沙特西部最大的城市吉达城北,距离吉达国际机场约8公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每天向外输送超过12万桶石油产品,是沙特西北最大的储配油基地之一。

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公司证实,其位于吉达市的分配设施周一遭到导弹袭击,大批设施被摧毁。吉达北部散装工厂经理Abdullah al-Ghamdi在周二前往检查遭袭击设施时承认,该设施中用于存储柴油,汽油和喷气燃料的13个主要储罐中有一个已彻底损坏。

报道指出,该油罐顶部遭到袭击,导弹砸出一个几乎两米乘两米的大洞。此次袭击还引发爆炸和起火,所幸很快得到控制,整个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不过沙特方面也证实,油罐遭到袭击同时,阿美石油公司的一个配送站遭到胡塞武装导弹打击。对此,沙特刻意引导舆论,将胡塞武装此次导弹袭击描述为针对“全球经济的核心及其供应路线”的攻击。

石油设施负责人 阿卜杜拉·加米迪:这里是沙特西部和南部最重要的石油设施之一,除吉达城北外,我们在城南和拉比格还有两处设施。这些设施担负着向西部吉达、麦加、巴哈和塔伊夫等多个省份的客户提供能源的任务。

此次已经是近期沙特石油设施第二次遭遇也门胡塞武装袭击,11月12日,沙特南部吉赞省沿海一处处理石油产品的海上平台遭遇无人驾驶的快艇袭击发生火灾,而在此之前,沙特东部胡赖斯和布盖格炼油厂曾遭遇无人机和导弹大规模袭击,导致全球能源市场剧烈震荡。

综合央视新闻、FX168、大国天空整理报道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200分急求一篇新闻策划!急!急~

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等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攻击,尽管市场对利比亚有所消化,但局势的迅速发展可能短期内会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影响,其中主要是石油价格。业内人士认为,利比亚危机升级可能造成国际石油供应短期短缺,但由于地震后日本石油需求减少,因此国际石油供应总体上会保持平衡;对我国原油市场也不足以形成显著干扰。

对国际油价有较大冲击

利比亚战争爆发导致利比亚原本每天160万桶的石油产出全部中断,预计战争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而巴林的示威游行活动持续,给周边国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造成潜在威胁,中东、北非地区短时间内不得安宁,在利比亚战争没有停止之前,新的危机随时可能出现,这种不确定性将给原油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炒作动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说,西方军事干预,战事及其对利比亚石油生产的冲击必将延长,油价将获得新的上涨动力。如果西方轰炸严重破坏利比亚油田和运输设施,那么除非沙特等国增产,否则油价受上涨压力影响将较大。

“利比亚以及整个中东局势的相对不稳定,对国际油价形成较大冲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表示,利比亚的危机,波及整个中东格局,对当地的石油企业形成了很多影响。目前,此已经波及到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部分国家和地区油价已经上升至114美元/每桶,“预计部分地区还将突破120美元/每桶”。

利比亚产油只占全球2%

利比亚以石油为主,探明储量约为430亿桶。石油是利比亚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该国95%以上的出口收入来自石油。但利比亚的原油产量在全世界的原油产量中占比不大。资料显示,利比亚石油产量为160万桶/日,石油出口量约为130万桶/日。

对于利比亚战争是否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石油危机?多数专家对此持否定态度。相比前三次石油主产国发生的战争,利比亚战争不足以引发第四次石油危机。一方面,利比亚石油产量只占全球的2%,即便是损失50%的产量,只占全球的1%;另一方面,经过三次石油危机后,石油主要消费国建立了石油安全保障体系,仅国际能源署就拥有约16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够满足其成员145天的进口需求,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供应短缺风险;再者,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仍然具有剩余产能,目前,欧佩克成员国剩余产能仍处在较高水平,市场调节能力明显增强。

未来油价有走低可能

虽然利比亚局势在短期内影响到该国的原油产能,给全球原油短期供给带来压力,造成国际油价大幅上扬,但是大多数专家都表示,利比亚危机对石油价格的影响是短期的,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还有不少专家认为,在近期,油价有下跌的可能性。相比日本震灾,地缘政治因素仍将是油价的重要“推手”。日本地震后,油价虽然从高位有所回落,但市场对利比亚政局的担忧并未减少。无论是出口量,还是已探明石油储量,利比亚在全球石油生产环节的重要性并不算高,但其身处中东敏感地带,内战一旦升级,市场避险情绪仍会助推油价走高。

不过,沙特已决定增产,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部分成员国也加入增产行列。短期看,石油输出国的整体增产量或将左右市场情绪。

但也有观察人士认为,地缘危机的升级是中东地区动荡因素的一种集中爆发与释放,在区域紧张氛围消散后,国际油价将重回90美元每桶左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最近有什么重大事实新闻

前瞻性原则,是指要有预见能力,能判断准即将到来的形势或即将发生的,并进行相关的新闻策划。

前瞻性从大的范围来说,是对一种社会形势(包括政策、社会思潮等)的预见能力;从小的角度来讲,是对某一行业发展的预见能力。

当然,这种预见能力必须建立在对现状事实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之上,“沙上建瓴”和“纸上谈兵”式的预见,只会给策划带来误导。

如果你拥有了这样一种预见能力,就能看到别人还没有看到的发展趋势,可以抢在别人前面策划出符合这一趋势的新闻。

需要指出的是,前瞻性原则和上一节的时机性原则是不同的。这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公众对社会大背景认识上的不同:当某一新闻发生时,公众已对相关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非常了解,新闻在某种意义上只是起到了一个“印证”公众认识的作用,这符合的是时机性原则;而当某一新闻发生时,公众对相关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的了解还很模糊,新闻起到一个“引导”公众认识的作用,这符合的是前瞻性原则

下面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

案例以“私”吞“公”,上海滩竞拍

1992年10月15日下午,上海市上海商城剧院内座无虚席。“上海市黄浦区小型国营集体企业拍卖会”的大型横幅点明了将在这里发生什么。

下午2点45分,拍卖正式开始。

“第一家,川南油酱店,建筑面积15.1平方米,起价5万元。”主拍人声音一落,竞拍牌便此起彼伏:

“5万5、6万、7万、8万……”

“20万8”,89号竞拍牌的人高喊一声,吸引了会上所有的目光。

“20万8……”,“20万8……” ,“20万8……”,拍卖师重复着这个数字,然而全场沉默。

“当!”一锤定音,“成交”!

第二家浦南油酱店,起价8万,竞拍开始后,竞争更加激烈,足足经过37轮竞争,最后又是89号举牌者竞拍成功,“23万8”,又夺取了第二家。

手持89号牌的是来自浙江的私营企业家陈金义。

陈金义是杭州桐庐县人,高中毕业以后走出小山村干过漆匠,1986年起开始经营蜂业,由于他经营有方,资金积累迅速增长,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在广州、杭州办起了4家企业,并在杭州的餐饮业、房地产上投资,还参与了证券交易。当时人们还在为“经济”与“市场经济”争论得不可开交时,陈金义已高举着“私营”大旗,在市场的大海中畅游了。

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陈金义一直在寻找能产生轰动效应的新契机。就在这时,他得知了上海七家经营不善的小商店将被拍卖的消息——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将国有集体商业企业卖给私营企业。

陈金义和他的智囊们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时党的十四大正在召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而私营企业如果能够购买国有的店铺,正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活生生的体现。更何况拍下这些店铺将有利于企业在上海这一中国最大的市场上立稳脚跟。经过周密分析,陈金义下了决心:“要不惜任何代价,将拍卖的商店吃进来。若100万能拿下来最好,如果有很强的对手,即使花300万,也照吃不误。”

在拍卖会现场,陈金义又一次次地举牌,击败了在场的50多位上海老板,最后以145.1万元的代价换来了总面积只有112.35平方米的6家店面,其中有一个店铺每平方米的价格超出了3万元,这在当时是个难以想象的天价。

作为新中国第一次以公开拍卖的形式将企业由“公”转“私”,也作为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次具体实践,这次拍卖吸引了媒体的强烈关注。在接连拍下6家店铺后,陈金义一下子成了名人,新华社、人民日报社、文汇报、香港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等重量级媒体均在显著位置大篇幅地进行了报道,标题有:《浙江人出尽风头,沪上人囊涩气短》、《他轰动了上海滩》、《新大亨从幕后走向前台》、《上海滩竞拍》、《145万买到了什么》等。

当时曾有人问145万元巨款买6家小店是否太吃亏,陈金义回答道:“这笔钱我认为花://.sem6.cn得值,通过这次竞拍,现在不但上海,而且全国也知道了我们的实力,这个广告效应所产生的价值,非三五百万元广告费所能达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已经把钱赚回来了。”

在新闻界对陈金义穷追猛写了一阵子后,理论界也开始对陈金义进行关注,并先后在杭州和北京召开了两次“陈金义现象理论研讨会”,于光远、董辅礽,吴敬琏、厉以宁等著名专家均肯定了“陈金义现象”,使陈金义迅速成为中国私营企业家中的一颗明星。

借助这一获得的巨大知名度,陈金义创建的浙江金义集团发展迅猛,至2002年,资产总额已达到8亿元,跻身中国私营企业500强。

案例分析: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要有胆量的。在1992年的时候,姓“公”姓“私”还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许多人都不敢去碰。但陈金义却通过正在召开的十四大,敏锐地预见到了中国的走势,大胆成为中国第一个以“私”吞“公”的吃螃蟹者,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一如果早一年发生,由于十四大还未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还未建立,媒体甚至会不敢报道,报道的话陈金义说不定会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而如果离十四大之后太晚才发生,则也不新鲜了,媒体肯定会在十四大之后不久就找到一个相类似的“代言人”,这时讨论的可能是“王金义现象”、“李金义现象”,就没有陈金义的份了。

陈金义之所以能成功,有一大半靠的就是把握大势的、敏锐的洞察力,也就是本书所说的前瞻性。

案例“十点利”, 金龙杀出重围

1994年8月19日,浙江的《钱江晚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篇有关“十点利”的报道,这一报道的引题是“尝试零售经销新方式,公开千余商品经销价”,主标题是《金龙商厦成为首家“十点利”商场》。报道称:“杭州金龙商厦尝试零售经销新方式,今日起公开千余商品进价,并将在毛利率控制在10%以内,成为杭城第一家‘十点利’商场。”这一报道还专门加了编者按,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就在同一天,杭州的其他主流媒体也都对金龙商厦的“十点利”进行了报道。

所谓“十点利”,就是金龙商厦将该商场的千余种商品,在“十点利”的前提下确定://.shanyao.org.cn零售价。即从厂家直接进的商品,以厂家的含税价为基础点,从企业外批发单价进的商品,以批发单价的含税价为基点,在上述基础上附加10%的毛利率来确定零售价,并将这些价格用标签牌的形式一一写明,全部向消费者公开。

这一零售方式,在1994年的时候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因为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商业企业还都习惯于躺在高利润的摇篮里睡觉,从来都没想过有人会以这样一种大胆和公开的方式把他们从高利润的梦里叫醒。

所以金龙商厦的“十点利”一推出,立即就引来了消费者的热烈反应。原先偏居杭州武林广场一隅,被周围杭州百货大楼、杭州大厦购物中心、国际大厦购物中心和新天龙商厦等大商场“湮没”而门口罗雀的金龙商厦,一下子变得顾客盈门,摩肩接踵,成了杭州城里最“旺”的商场。

而比消费者反应更热烈的则是媒体,从金龙商厦一开始实行“十点利”开始,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众多媒体就投以极大的热情,进行了大规模的追踪分析报道。

媒体的报道,又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探讨和仿效“十点利”的热潮。当时全国各地来了大量的“参观取经者”,由于人数实在太多,已经让金龙商厦有点不堪重负了。

“十点利”在取得宣传上的轰动的同时,也给金龙商厦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个月后,《经济日报》曾帮着算过一笔帐:金龙商厦是1994年2月5日开业的,到8月20日搞“十点利”之前,总营业额只有1140万元,每天的销售://.caipu6.cn额通常只有四五万元,6个月下来,商厦亏损48.9万元。而在“十点利”一炮打响之后,9月份除税营业额高达846万元,日均28万元,一天顶原来的5天,并当月扭亏,获纯利15万元。而金龙商厦也由一家杭州的小商场,变成了一家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商场,这更是花多少万块钱广告也换不来的。

金龙商厦的成功,使得全国涌现出许多“十点利”商场,杭州本地的南元百货时达商场甚至打出了“八点利”的旗号。

案例分析:

大家知道,对于每日出版的报纸来说,当天的报纸在凌晨就已开印,所以白天发生的新闻一般只能在第二天刊登。但金龙商厦推出“十点利”的消息,杭州的主要报纸却都能够在当天就“及时”进行了报道。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这是一次明显的企业与媒体的“联动”,是一次精心策划。

这一策划可说是相当精妙,关键是策划人有着很强的前瞻性,敏锐地把握住了中国商业的://.caipu5.cn发展走势——当时正是国内商业形势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前夜。这时谁能够即时对这一正在发生的变化作出反应,在其他竞争对手还未“睡醒”的时候就抢先推出与之相适应的商业策略,当然能够在市场上占得先机会,成为大赢家。

许多商界专家对金龙商厦的“十点利”有着很高的评价,认为“十点利”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宣告了中国“微利时代”的到来。有媒体曾表达这样的观点:“金龙商厦的十点利,已经成为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中国商业第二阶段的低价竞销兴起于1994年的杭州金龙商厦,其推出的十点利销售法,引起了全国商界的轰动,由此引发了中国零售业的‘平价潮’”。

策划,主要靠的是人。杭州金龙商厦的总经理颜阿龙是杭州的一个商界强人,上任后不仅把一个亏损严重的杭州日用小商品总公司带出了困境(金龙商厦是杭州日用小商品总公司的一个批零窗口),还把“杭州小百”发展成了一个具有较强实力的金龙集团。而当时金龙商厦的常务副总经理虞国敏以前在总公司宣传科工作,善于琢磨新闻点子,也懂得“利用”媒体。因此这一策划的成功也就不难理解了。

「观察」就这样把低油价征服

国内:

8月10日 中国航母平台瓦良格进行出海航行试验;

8月11日 国家在广东省深圳市会见了来华访问并出席第二十六届世界大会开幕式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

8月12日 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开幕;

8月13日 西班牙籍足球教练卡马乔新任国足主教练;

8月14日 杭州市市中心区域的刀茅巷一快递公司发生爆炸,造成两人受伤;

8月15日 《人民日报》称渤海溢油持续2个月仍泄漏,康菲承认未尽力。

国外:

8月11日:1、欧美股市在暴跌之后,出现报复性反弹,美股大涨4%,欧洲股市主要市场涨幅也在 3%以上,这也是欧美股市连续第四日出现巨幅波动。金价在连续暴涨之后出现回调,国际油价继续强势反弹,重回85美元上方;

2、英国首相卡梅伦强调,最近国内发生的事情不是政治,而是,是抢劫,准备动用军队恢复秩序。这是卡梅伦在议会就国内局势发表讲话时表示这一立场的;

8月12日:中日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8月13日:1、俄“库尔斯克”核潜艇事故;

2、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达北京,赴任美国驻华大使;

8月14日:美国发生2起坠机事故 造成6人死亡4人幸存;

8月15日:印第安纳波利斯发生舞台坍塌。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文/王建君 张宁宁 王 青 吴义平 曹庆超

自1967年石油超越煤炭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之后,人类 社会 就进入了油气时代。直到现在,全球每年仍然有近55%的能源来自油气。在全球推进能源转型和去碳化背景下,油气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扮演能源重要角色。

在低油价的困局之中,面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化,中国石油公司首先应坚定发展油气产业的信心,通过走低成本发展道路,加强 科技 创新,优化海外资产结构,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高质量地参与国际油气市场。

推进低成本发展

由于石油市场外部环境以及富集地区、品位、开发作业难度等行业内部环境的变化,近年来全球油气行业资本回报率已呈现下降趋势。2010-2019年平均资本回报率已降至7.92%,而本次低油价的出现无疑使得石油公司的生存和盈利变得更为艰难。低成本发展已成为石油公司的必然选择,坚定不移地走低成本发展道路,维持现金流稳健,守住发展底线。

低成本发展不仅是高油价期间石油公司创造利润的重要手段,还是低油价期间石油公司维持生存的关键支撑,更是市场需求增量萎缩、主体竞争激烈下,提升和巩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举措。

2014年以来,无论是国际石油公司,还是国家石油公司和独立石油公司,在诸多发展战略中都包含了提质增效、严控成本的战略举措。

如英国石油通过关注有竞争优势的油气,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来降低完全成本。雪佛龙通过增加产量、回报驱动的资本分配、高质量的资产组合等,降低成本结构。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近年来也在不断通过压减上游生产成本来不断巩固和强化其低成本优势。成本控制与优化一直是加拿大自然公司重要的战略,公司持续致力于降低油砂开发生产成本。

立足当下低油价,面向长期不确定的市场需求与竞争环境,中国石油公司唯有坚定不移地走低成本发展道路,做好生产运营的投入与产出平衡,从关注数量转向注重效益,提质增效,深挖降本潜力,构建核心竞争力,做能源转型的积极引领者。

中国石化提出将贯彻“改革、管理、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聚焦全产业链系统优化,着力拓市场、防风险、抓机遇,尽最大努力减少肺炎疫情和油价下跌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海油执行更为严格的成本控制和更谨慎的投资决策,更注重现金流管理,削减年度资本支出预算。一季度末已将年初122亿~136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预算削减至107亿~122亿美元,削减幅度超过11%。

聚焦技术创新

当前油气行业已经进入动能转换的关键变革期。依靠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等成为公司转型的关键,也是公司走低成本发展之路的重点。

结构性降本是当下及更长时期降本的关键。以往的结构性降本举措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管理和项目简易化实施等方面,而结构性降本中最具潜力的智能化、数字化等 科技 降本才刚刚拉开序幕,直到近年才得到各石油公司普遍关注。

根据伍德麦肯兹的统计,数字化对油气上游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对全球油气运营成本的直接影响大约为400亿美元,对全球钻井业务的影响约300亿美元。

国际石油公司近年来都在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道达尔通过将数字化技术与工厂化运作方式相结合打造数字工厂,以此实现降本增效。数字化的基础是设备、项目、企业的数字化运作,关键是基于数字的管理优化与智能决策。

中国石油公司要坚持没有不能数字化的业务、领域与设备的理念,实现对所有业务、所有层级、所有设备的全数字化。在管理优化与智能决策方面,则要关注独立并具有高决策权的管理机构、智能/数字化人才团队以及工厂化的解决方案等方面。为了更好地支撑技术创新与公司的数字化建设,需要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创新激励机制,发挥创造活力,增强治理效能。

优化海外资产结构

当前,低油价波动是石油市场最大特征。回顾 历史 油价波动趋势可以发现,油价波动并非无规律可循。油价的周期性波动是石油行业的主要特点。

通过每一次油价波动周期市场格局演变可以发现,成功的石油公司不仅注重在低油价时期下的求生存策略,同时还拥有周期性低油价窗口期超前的战略布局意识。

道达尔分别在2017年和2020年4月低油价窗口期积极布局非洲资产,持续做大做优非洲区域;2020年7月雪佛龙斥资50亿美元收购诺贝尔能源公司,以扩大其核心优质资产规模。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年来部分国际石油公司的资产组合优化力度进一步加大,许多相对重要的资产也被剥离,体现出资产组合及地域分布进一步聚焦的趋势。

当前低油价背景下,上游主要油气公司均面临严峻生存压力。效益下降、资金短缺都迫使油公司具有出售资产及与其他公司开展合作的强烈意愿,部分甚至不得不出售重要资产以偿还债务。建议中国石油公司把握本次低油价窗口期,谋划长远发展,积极关注上游油气市场,依靠资金技术优势积极参与海外优质资产交易,优化布局海外油气资产结构。

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2014年以来油价的大幅振荡以及需求低迷,对油气行业产生了渐进式的重大影响。能源转型长期趋势及经营压力,使得石油公司仅通过做大业务规模或做宽业务范围的方式来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阻力逐渐增大。

为应对行业外部形势的变化,国际石油公司在保持业务规模的同时,持续多措并举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主要包括聚焦和强化核心业务、发挥一体化优势、借助金融手段对冲风险、提升管理运营水平等。

例如,2019年以来英国石油、雪佛龙、道达尔等深度聚焦经营核心,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马来西亚国家石油持续构筑一体化业务链,西方石油公司持续提升管理运作水平,以及取套期保值等多种金融手段对冲市场风险,强化风险管控能力。

结合近两年行业新形势及其他石油公司的重要应对举措,建议中国石油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积极灵活应对低油价冲击,加强一体化优势,协同勘探开发、炼化、销售及其他业务,实现利益互补。积极发挥内部“甲乙方”一体化优势,依靠石油公司内部勘探开发与工程服务公司的协同优势,实现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同时也应该树立全球行业业务链一体化优势,充分借助全球产业链服务伙伴的技术经验优势,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培育长期业务合作模式与互信,实现对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及非常规等关键领域的突破。

强化对风险的研判与管理,加强油价、产量与投资的周期波动性把握,统筹上游资产优化、勘探开发策略、油气生产运输规划及下游销售策略等关键业务,提高石油公司生存能力。同时从金融市场出发,借助期权、期货、互换等多种金融工具,构建套期保值组合,锁定油价风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对油价波动风险的应对能力。

中国石化2020年全年资本支出207.7亿美元,二季度宣布削减全年资本支出20%~25%,支出规模相应下降到160亿~170亿美元,重点用于胜利、西北原油产能和涪陵、威荣页岩气产能建设,以及天然气管道、储气库、境外油气项目建设等工作的推进。

构建“天然气+新能源”

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署倒逼世界各国加速向低碳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在于能源系统的变革,即从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向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主的新能源转变。因此,发展新能源是所有能源公司,特别是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石油公司面向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发展新能源、构筑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来,以英国石油、壳牌等欧洲石油公司为代表,纷纷提出雄心勃勃的“零碳”或“低碳”发展目标,构建“天然气+新能源”发展模式,并将其上升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在实践中也将提供低碳清洁产品等列入公司使命,足见其重视程度。

2019年以来,马来西亚国家石油等一些国家石油公司也在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将新能源业务与天然气等低碳业务单独设立为一个新的部门,关注并推动新能源业务发展。

对于中国石油公司而言,发展新能源业务是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内在要求与重要部署。2019年中国海油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正式进军风电业务,标志着中国海油积极 探索 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业务的发展,助力能源公司发展目标。

建议中国石油公司在做强主业的同时,结合矿权区内新能源禀赋特点与技术优势,积极有序推动新能源业务,推动公司能源转型。

完善管理体系

近些年来市场形势发生显著变化:一是油价大幅波动需求低迷,市场竞争加剧;二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化转型成为石油公司顺应 社会 发展、彰显 社会 责任、构筑未来竞争优势的必要要求。

为了适应市场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国际石油公司纷纷调整优化管理体系,以实现对外部变化冲击的有效快速反应。

以低碳化转型为例,国际石油公司通过重点调整业务布局,关注天然气和新能源等低碳能源业务的发展推进公司转型。

为了实现低碳化转型目标,国际石油公司进行了大幅上层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调整,以统筹适应业务发展。2016年以来,壳牌、道达尔、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先后调整公司组织架构。

其中,壳牌于2016年成立天然气一体化部门,统筹负责天然气上中下游以及技术研发等各项业务。该部门成立是低油价下壳牌持续获得正现金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道达尔和英国石油则将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合并为一个部门,全面布局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加速低碳转型。

基于此,建议中国石油公司一方面持续推进公司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实现公司运营的去行政化,让公司能够更为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同时,建议针对海外深水、天然气、新能源等高端业务成立专门机构,统筹优势推动相关业务深入发展,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

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和产储供销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立足国内外两种的油气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9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接近45%。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面临较大的挑战,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现实选择之一。

2019年,中国石油公司纷纷制订“七年行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以中国石化为例。

中国石化2019年勘探支出增至23.6亿美元,比2018年增加5.3亿美元,连续三年保持增长。落实了2个亿吨级石油增储阵地和6个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增储阵地,形成了4个超千万吨石油整装探明储量区、4个超300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储量区。2019年开发支出增至55.2亿美元,比2018年提高了29.3%,结束了2014年以来连续五年下滑的势头,油气产量0.64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1.7%。

然而,2020年暴发的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给石油公司经营投资活动带来严峻挑战。

2020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推动国内油气稳产增产,坚持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支持企业拓宽资金渠道,通过企业债券、增加授信额度以及深化改革、扩大合作等方式方法,推动勘探开发投资稳中有增,在国家层面上为落实“七年行动”提供了政策保障。

作为增储上产的责任主体,中国石油公司一方面要通过全面提质增效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保障投资力度,进而全力保障国家油气供给安全。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